PRODUCT CLASSIFICATION
汽車輪胎作為直接接觸戶外環境的核心部件,長期承受陽光暴曬、溫度波動與濕度侵蝕 —— 夏季路面溫度可達 60℃以上,紫外線(尤其是 UVB 波段)與可見光共同作用,會導致輪胎橡膠分子鏈斷裂,3 年使用后普通輪胎胎面裂紋率常超 30%,彈性衰減達 15%,直接影響行車安全。氙燈加速老化試驗箱通過模擬自然全光譜(含紫外線、可見光、紅外線),可在 2-4 周內完成等效戶外 1-2 年的老化測試,精準驗證輪胎橡膠的抗老化性能,為輪胎配方優化、胎面結構設計提供關鍵數據支撐。本文從技術原理、測試規范、核心難點及應用價值維度,系統解析其在汽車輪胎測試中的核心技術。
氙燈光源:采用 3000W 水冷式氙燈(壽命≥1000 小時),光譜分布與自然陽光相似度達 90% 以上;配備濾光片(如 borosilicate 濾光片過濾短波紫外線,或 quartz 濾光片保留全波段),可根據測試需求選擇 “戶外暴曬" 或 “透過車窗玻璃暴曬" 的光譜模擬模式。
控溫控濕系統:采用熱風循環加熱 + 噴霧加濕,溫度范圍 40℃-100℃(模擬夏季路面高溫),濕度范圍 30%-95% RH(模擬雨天、露水環境);通過黑板溫度傳感器(測量樣品表面溫度)控制輪胎胎面溫度,確保與實際路面使用溫度偏差≤±3℃。
樣品固定裝置:采用可調節式輪胎夾具,可固定 14-22 英寸規格輪胎(或胎面切塊樣品),并支持 360° 緩慢旋轉(轉速 5r/h),確保輪胎表面各部位均勻受照,避免局部過度老化。
技術指標 | 要求范圍 | 對輪胎測試的意義 |
光譜范圍 | 280-800nm(全光譜覆蓋) | 還原自然陽光對輪胎的全波段老化作用 |
輻照強度 | 0.5-1.5W/m2@340nm(可調) | 精準控制老化速率,1W/m2 等效戶外 1 年老化 |
溫度控制范圍 | 40℃-100℃ | 模擬路面高溫,加速橡膠老化進程 |
濕度控制范圍 | 30%-95%RH | 模擬潮濕環境,驗證輪胎抗水老化能力 |
循環模式 | 光照 10h + 噴淋 2h(模擬晝夜 + 降雨) | 貼合自然老化規律,還原 “暴曬 - 降雨" 循環 |
樣品尺寸適配 | 胎面切塊(100mm×200mm)或完整輪胎 | 滿足不同測試需求(配方研發 / 成品驗證) |
二、汽車輪胎氙燈加速老化測試的標準流程
樣品預處理:選取 3 個同批次輪胎(或從輪胎胎面均勻截取 5 塊 100mm×200mm 的橡膠樣品),清除表面污漬與胎毛;在標準環境(23℃、50% RH)下放置 48 小時,消除生產后橡膠內部應力對測試結果的影響;測試前記錄初始性能數據(如拉伸強度≥18MPa、斷裂伸長率≥500%、硬度 60-70 Shore A)。
設備校準:測試前用光譜輻射計校準氙燈輻照強度,確保 340nm 波段強度偏差≤±5%;用標準溫度計校準樣品表面溫度,偏差控制在 ±2℃以內;檢查噴淋系統,確保水霧均勻覆蓋樣品表面,無局部干區。
外觀變化:每 100 小時觀察輪胎表面是否出現龜裂、變色(如泛黃)、表面剝落,用裂紋深度計測量裂紋尺寸;
物理性能:測試結束后,按 ISO 37 標準測試橡膠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,按 GB/T 531.1 測試硬度變化;
動態性能:對完整輪胎樣品,額外測試老化后的滾動阻力(增幅≤10% 為合格)、抓地力(濕地抓地力系數衰減≤5%)。
采用 “弧形反光板 + 可調角度夾具":在樣品架兩側加裝弧形反光板,將氙燈光線反射至輪胎側面;夾具支持 ±30° 角度調節,配合 360° 旋轉功能,確保輪胎表面各點輻照強度偏差控制在 ±8% 以內;
分區域測試驗證:對胎面、胎側、胎肩分別粘貼輻照強度傳感器,實時監測各區域強度,若偏差超允許范圍,自動調整反光板角度或樣品轉速。
新增 “動態性能關聯測試":老化測試后,將輪胎安裝在模擬行駛測試臺上,施加 500kg 載荷(等效乘用車重量),以 80km/h 速度模擬行駛 1000km,檢測胎面是否出現脫層、裂紋擴展;
引入 “老化 - 疲勞耦合測試":在氙燈老化循環中,每 200 小時穿插一次動態疲勞測試(模擬輪胎顛簸路況),驗證老化與疲勞共同作用下的性能穩定性。
采用 “雙溫區控溫":將箱內環境溫度與樣品表面溫度分開控制,環境溫度設定為 65-80℃,通過樣品表面熱電偶實時反饋,調整氙燈紅外線輸出功率,確保橡膠表面溫度不超 90℃;
對比空白試驗:同時設置 “僅高溫無氙燈" 的空白對照組,測試結束后對比兩組樣品的性能差異,剔除單純熱損傷對結果的干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