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鋰離子電池: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電池類型,鋰離子電池對溫度、濕度和電氣條件較為敏感。在電池隔爆試驗箱中,可模擬其在電動汽車、儲能電站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環境。高溫測試時,關注電池的熱穩定性,監測是否出現鼓包、漏液、熱失控等現象;低溫測試著重考察電池的充放電容量、倍率性能以及循環壽命,評估低溫對離子傳輸和電極反應活性的影響。例如,在高溫 85℃下,測試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率和容量衰減情況;在低溫 - 40℃下,測試其初始放電容量保持率。濕度測試主要檢驗電池的密封性能,防止水汽入侵導致內部短路或腐蝕。同時,通過模擬過充、過放和短路等電氣異常情況,評估鋰離子電池的防爆性能,如在過充至 4.5V 以上時,監測電池是否會發生熱失控現象。
鎳氫電池:常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等領域。在試驗箱中,通過設置合適的高低溫循環,測試其在不同溫度下的充放電效率、儲氫合金的性能變化以及電池的循環壽命。低溫環境下,重點關注電池的活化性能和放電平臺穩定性;高溫時,監測電池的內壓變化和氣體析出情況,評估電池的安全性。例如,在 - 20℃低溫下進行多次充放電循環,檢測鎳氫電池的容量恢復能力;在 60℃高溫下,觀察電池的產氣情況,判斷其防爆性能。
鉛酸電池:盡管鉛酸電池技術相對成熟,但在高低溫環境下性能仍有較大變化。利用試驗箱模擬其在電動自行車、備用電源等應用中的環境。高溫測試可研究電池的失水速率、正極板腐蝕程度以及熱失控風險;低溫測試關注電池的啟動性能和容量保持率。例如,在高溫 50℃下,監測鉛酸電池的電解液密度變化和極板硫化情況;在低溫 - 10℃下,測試其冷啟動電流和放電容量。同時,通過模擬過充、過放等異常情況,評估鉛酸電池的防爆性能,如過充時觀察電池是否會出現嚴重發熱、冒氣甚至爆炸等現象。
新型電池(如固態電池、鈉離子電池等):對于新興的固態電池,在試驗箱中重點測試其固態電解質在不同溫濕度下的離子電導率、界面穩定性以及電池的整體性能。固態電池的優勢在于安全性高,但需確保在復雜環境下性能的可靠性。通過模擬高溫、高濕環境,檢測固態電池是否會出現電解質分解、界面短路等問題,評估其防爆性能。鈉離子電池則主要測試其在不同溫度下的充放電性能、循環壽命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。例如,在不同溫度下對固態電池進行充放電測試,評估其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;在高濕度環境下,測試鈉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是否會發生腐蝕,影響電池性能和安全。
高低溫循環測試:模擬電池在不同季節、不同地域使用時經歷的溫度變化。例如,設置從 - 30℃低溫到 50℃高溫的循環,每個溫度階段保持一定時間,如 2 小時,循環次數可根據電池類型和測試目的設定,一般為 50 次甚至更多。通過監測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的容量、內阻、充放電效率等參數變化,評估電池的耐溫變能力和長期可靠性。在高低溫轉換過程中,可觀察電池是否出現結構變形、電極材料脫落等物理損傷,以及是否存在熱失控風險,如溫度異常升高、冒煙等現象。
高溫高濕耐久性測試:針對在高濕度環境下使用的電池,如在沿海地區或熱帶雨林環境中的電子設備電池。將試驗箱溫度設定為 40℃左右,濕度保持在 90% RH 以上,讓電池在此環境中持續工作或靜置一定時間,如 1000 小時。期間定期對電池進行性能檢測,觀察電池外殼是否腐蝕、內部是否短路,以及容量、內阻等性能指標的變化,以此評估電池在高濕高溫環境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。同時,監測電池在該環境下是否會因水汽侵入引發安全問題,如短路起火等,評估其防爆性能。
低溫啟動性能測試:對于電動汽車電池等需要在低溫環境下快速啟動的應用場景,將電池置于試驗箱內,降溫至 - 20℃甚至更低溫度,保持一段時間使電池溫度均勻穩定。然后按照規定的放電電流進行瞬間放電,檢測電池能否正常啟動,記錄啟動時間、啟動電壓以及初始放電容量等參數,評估電池的低溫啟動性能。同時,觀察電池在低溫啟動過程中是否會出現異常發熱、冒煙等安全隱患,判斷其在低溫環境下的防爆性能。
電氣異常模擬測試:包括過充、過放和短路測試。過充測試時,將電池充電電壓或電流設置超過正常范圍,監測電池的電壓、電流、溫度變化,觀察是否出現鼓包、漏液、冒煙、起火等現象,評估電池在過充情況下的防爆性能。過放測試則是將電池放電至低于正常截止電壓,檢測電池的恢復能力以及是否會出現安全問題。短路測試通過短接電池正負極,模擬電池內部短路情況,觀察電池瞬間的反應,如溫度急劇上升、壓力增大等,評估電池在短路條件下的防爆性能。